国外高校超高频RFID识别行人,为交通安全护航


超高频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通信技术,工作频率在860MHz - 960MHz之间,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其采用电磁发射原理,作用范围广,传送数据速度快。超高频标签具有能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穿透性强、可多次读写、数据的记忆容量大,无源电子标签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可靠性和寿命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为行人识别提供了技术基础,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道路上的行人。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期在行人识别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通过测试超高频RFID技术,旨在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尤其是针对易受伤害的行人、儿童和骑自行车者。详细介绍该校如何利用超高频RFID识别行人,减少交通事故。


c6a9a914-aa78-4efc-abb3-ca1ec14cdb2e_副本1.jpg

 

该校在行人识别中采用超高频RFID技术,通过在行人常携带的物品如书包、手机、手杖等内建无线电子卷标,车辆则搭载读码器。在行驶过程中,车辆读码器持续发出2.4GHz射频无线电磁波,当行人随身佩戴的电子卷标在电磁波感测范围内时,就会持续将电子卷标内的芯片数据回传给车载读码器。此时,若RFID系统侦测行人进入车辆行驶路线时,将立即透过车辆HUD抬头显示器的警报系统,第一时间警示驾驶注意行人,以闪避与刹车动作避免撞击行人意外,或降低撞击伤害程度。

 

在AMULETT计划的RFID系统架构中,无线电子卷标可以内建在行人常携带物品,计划中的测试车辆则搭载读码器,在行驶过程中持续发出射频无线电磁波。当行人的电子卷标在电磁波感测范围内时,就会将数据回传给车载读码器。若系统侦测到行人进入车辆行驶路线,将立即通过车辆HUD抬头显示器的警报系统警示驾驶注意行人,从而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

 

这种创新技术有望在未来显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及时警示驾驶员注意行人,避免或降低撞击伤害程度,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对于易受伤害的行人、儿童和骑自行车者来说,超高频RFID技术能够在他们进入车辆行驶路线时及时被检测到,并向驾驶员发出警报,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478553ee-015a-4c51-b805-4ca83a571f56_副本1.jpg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高频RFID技术在行人识别方面的应用有望在更多高校推广。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城市交通管理、智能社区等,为更多的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超高频RFID技术在未来交通安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可以与其他智能交通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提高行人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公司简介:

深圳市诺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RFID电子标签专业制造商,提供全球领先的UHF和HF电子标签。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天线设计制作、芯片(封装)、复合、个性化数据写入及赋码、包装等RFID标签完整生产制造。公司引进德国纽豹DDA 40000芯片封装设备,RFID专业复合设备,芬兰Voyantic检测仪等专业生产设备。针对仓储管理、零售行业、鞋服盘点、智能图书馆、珠宝管理、车辆管理等领域,提供全球领先的RFID标签产品。

       根据RFID电子标签的不同应用领域,产品包括:鞋类RFID电子标签,RFID织唛电子标签,RFID吊牌电子标签,RFID洗唛电子标签,RFID洗衣电子标签,RFID珠宝电子标签,RFID挡风玻璃标签,EAS防盗电子标签,RFID电表电子标签,RFID资产管理标签。


OK1 S_副本.jpg